为进一步锤炼教师教学本领、筑牢课程教学质量根基,近日,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精心组织专题教研活动。职业素养教学部主任席朝晖、副主任赵云燕、教研室全体授课教师全程参与,共同围绕教学能力提升与课程优化展开深度研讨。

活动开篇,赵云燕副主任立足教学核心目标提出明确要求。她强调,授课教师需将专业素养提升作为长期核心任务,始终以 “讲好每一堂课、打造高质量的授课内容” 为根本遵循,在课程设计、内容打磨上倾注心力。课程内容不仅要紧密贴合学生职业发展实际需求,更要突出核心价值引领与实践指导意义,真正将课程优势转化为助力学生明晰职业方向、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有效动能,切实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保驾护航。
随后,席朝晖主任从教学实践细节切入,对教学工作进行系统性部署。他要求全体教师在三方面精准发力:一是严把教学基础关,在教学文件规范化管理、课件专业化制作、课堂高效化管理上深耕细作,以细节把控夯实教学质量底盘;二是紧跟教育教学创新趋势,积极运用信息化教学工具与多元教学方法,同时严守上课考勤、时间管理等教学纪律,实现创新教学与规范教学的有机统一;三是强化教研协同意识,主动钻研国家职业教育相关政策,深度参与集体备课,积极分享教学经验、交流创新思路,通过 “互学互鉴、协同共进” 的良性教研机制,持续提升教学能力,满足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。席朝晖主任特别强调,授课教师需始终坚守教育初心与责任担当,确保每一堂课的内容都兼具实用性与指导性,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、用有所得。

在经验交流与集体备课环节,活动氛围达到高潮。两位教师分别结合专科、本科层次的学生认知特点与人才培养目标,围绕 “模块一 了解职业生涯规划” 教学内容,深入分享了课程设计逻辑、教学方法选择、重难点突破策略及教学案例应用心得。精彩的分享引发全场教师的热烈讨论,大家纷纷结合自身教学实践,踊跃提出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思路与活动形式 —— 既有针对专科生职业认知培养的 “场景化职业模拟实训” 设计,也有面向本科生职业规划能力提升的 “行业政策解读工作坊”“职业路径规划沙盘” 等方案,为课程教学实践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参考方向。此次本、专科融合的集体备课,有效促进了教师间的经验互通与能力提升,让在场教师均受益匪浅。


活动尾声,赵云燕副主任结合现场授课思路分享情况,对后续教学工作提出四点关键要求,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指明具体方向:其一,课堂教学需构建清晰的逻辑框架,确保知识传递条理分明、重点突出,让学生能快速把握课程核心;其二,强化课堂控场能力,注重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与节奏变化,以富有感染力的表达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;其三,重视课堂礼仪规范,保持得体的着装与严谨的言行举止,展现教师专业形象与职业素养;其四,力求教学语言的标准性与精准性,避免模糊表述与口语化冗余,确保知识传递的准确性与专业性。
此次专题教研活动紧扣教学实际需求,既有顶层设计的方向引领,又有具体实践的方法指导,有效凝聚了教研室的教学合力,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注入新动能。未来,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持续深化教学改革,常态化开展教研交流,不断推动教师教学能力与课程质量双提升,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坚实的教学支撑。
供稿:文/图:张学锋 杨玲